密山市纪委监委多措并举助乡镇纪委“强筋壮骨”促监督直抵“神经末梢”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张巍同志在鸡西调研时指出,“鸡西地区目前有两个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短板,一个是乡镇,一个是派驻。”面对力量不足、制度不严、本领不强、方法不多等乡镇纪委在履职尽责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密山市纪委监委迅速启动“全盘扫描”,按下“快进键”、打出“组合拳”,理清路子补短板、开准方子强弱项,助力乡镇纪委建设“强筋壮骨”,促进监督触角直抵“神经末梢”,强势推动乡镇纪委在“敢作为、能作为、有作为”上持续发力。
在“实干”上下足功夫
“人员配备不足、办公设施配备不齐全”,针对这一严重影响乡镇纪委履职能力水平的“问题源”,密山市纪委监委聚焦问题、锚定重点,以“三化”为标准对乡镇纪委进行“全面武装”。为全市16个乡镇纪委配齐配全办公室、谈话室,统一装修,补齐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达到基础建设标准化。配套出台《乡镇纪委办公场所、设施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对钥匙配备、电脑加密、科室使用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实现管理使用规范化。按照每个乡镇3—4名纪检专职干部的标准,为各乡镇共配备49名纪检专职干部,使得乡镇纪委“用人荒”的尴尬局面迎刃而解。
在“真知”上下足功夫
为了破解乡镇纪委“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难题,密山市纪委监委以“三项措施”为抓手,层层传导压力、激发活力,切实让监督“强”起来、让执纪“硬”起来。立制度,根治不愿监督。围绕工作流程、考核机制、内部监督等方面,制定《密山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密山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岗位责任制度》《密山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流程图》等一系列符合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特点的规章制度,切实提高乡镇纪委对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的认知。强能力,根治不会监督。优选委机关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科室主任,围绕方法策略、规定运用、强化能力等方面,对77名乡镇、派驻纪检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和测试,通过率达100%。与此同时,通过挂职锻炼,把乡镇纪检干部拉出来、练起来,在实践中练内功、强素质,增强战斗力。树观念,根治不敢监督。通过开展“线上大讲堂、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引导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消除“老好人”思想,打破“关系网”、跳出“熟人圈”,牢固树立监督中引导、监督中协作、监督中配合的“一盘棋”理念,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在“笃行”上下足功夫
面对同级监督中普遍存在不敢“唱黑脸”、不敢“说硬话”等问题,密山市纪委监委以“三好”为支撑,持续提升乡镇纪委履职尽责能力。讲好监督“一堂课”。各乡镇纪委以“廉洁、履职、尽责”为主线,为乡镇党委讲好“廉政监督第一课”,详细解读乡镇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清单和乡镇党委主体责任清单;帮助乡镇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对岗位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形成分析报告,彻底转变监督就是“挑刺”,被监督就“委屈”的错误观念。截至目前,全市16个乡镇纪委共收到分析报告140篇,建立干部廉政档案140个。铺好监督“一条路”。把集乡镇班子成员姓名、职务、职责及信访举报电话、信访举报微信二维码为一体的“廉政监督便民卡”发放至村民手中,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村屯食杂店、文化广场等处进行张贴,丰富并畅通便民举报通道,将“监督之路”延伸至百姓家门口。截至目前,已发放便民卡6700张,张贴540处,收到信访举报线索56条,查实14条。辖区16个乡镇纪委立案24件。下好监督“一盘棋”。在激活乡镇纪委同级监督过程中,密山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压力向下、问题向上”。11月10日组织召开“密山市纪委监委专题研讨会暨乡镇纪委履职尽责分析研判会”,抽调委机关业务骨干组成“业务精英团队”,针对各乡镇纪委在履职尽责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进行现场分析研讨,制定解决方案。本次研讨会共推广优秀做法5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16项,有效促进了乡镇纪委干部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今后进一步严格公正监督执纪提供了有力保障。(密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