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旁听原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杨鸿语涉嫌贪污受贿案庭审

 

“因我一时的贪欲,触犯法律、自毁人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恶劣影响。如今深陷囹圄,我悔恨不已......”原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杨鸿语在法庭上忏悔道。

近日,杨鸿语涉嫌贪污受贿一案在滴道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市纪委监委组织市县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和生态环境系统党员领导干部30余人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纪法庄严,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

1957年出生的杨鸿语,从一名小学教师起步,在组织的培养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然而,随着职务提升,杨鸿语渐渐放松自我要求,在市环境保护局任职期间产生了退休前最后捞一票的愚蠢想法。于是,他将国家环保项目变成自己的私人提款机,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将公权力变成个人的摇钱树,最终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20229月,杨鸿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调查。今年4月,已退休的杨鸿语被开除党籍,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庭审中,公诉机关紧紧围绕杨鸿语犯罪事实及争议焦点,有理有据进行举证质证,客观、公正发表公诉意见,并结合案件事实,深刻剖析了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为在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

“通过此次旁听庭审活动,更加深刻体会到‘廉贪一念间,荣辱两重天’的内涵所在,除了痛心、惋惜,更多的还是警醒。作为一名生态环境系统的领导干部,我将以案为鉴,自觉对照查找所在岗位的廉政风险点,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廉洁从政、谨慎用权,依规依纪依法正确履职尽责。”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潘德龙在庭审结束后深有感触地说。

此前,市纪委监委以杨鸿语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典型,组织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对杨鸿语的纪律处分和取消其享受待遇的处理决定,并对其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教育干部职工汲取教训、引以为鉴,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自觉增强“免疫力”,始终做到自省、自警、自律,做到警钟长鸣,加快修复生态环境领域政治生态。

发表日期:2023-05-30 来源:鸡西市纪委监委
打印此页
分享到: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