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鉴》杂志刊文丨《鸡西:加大宣传“覆盖面”问题线索“零放过” 》介绍我市专项治理诬告陷害行为经验做法
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监委工作部署,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和公职人员澄清正名,推动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
加大宣传,在“覆盖面”上下功夫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一盘棋”宣传格局,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纪检监察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广泛转发省纪委机关、省监委、省公安厅关于惩治诬告陷害行为的通告,累计阅读、点赞、转发100余万次;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7000余份(幅),发挥社区网格长“传声筒”作用,现场为群众答疑释惑,用群众最易于理解的方式解读诬告陷害行为的定义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的受理范围、举报方式和途径等内容,在全市掀起宣传热潮。
形成合力,在“提质效”上出实招
出台《关于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治理相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对诬告陷害案件认定标准、证据收集等进一步明确,实现惩治诬告陷害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与公安机关建立“双向联动互通”工作机制,实行每月定期调度,重大问题随时会商,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疑难复杂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召开调度会15次,精准甄别问题线索59件。
靠前督导,在“严惩治”上见实效
市纪委监委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县(市)区,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逐案过筛、循线深挖,现场解决线索排查移交及查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诬告陷害问题线索“零放过”。今年以来,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人14人,澄清正名46人、2个单位,开展澄清正名暖心回访10人次,通报2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3起澄清正名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