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靠前监督让公证办理不再"难慢繁"
“女儿在外地工作无法请假,这次想趁着中秋假期回来办理房产继承,所以提前打电话说明实际困难。没想到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之后提前开展工作,利用假期占用休息时间帮助我们办理,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
公证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防范风险、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等职能作用,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个细节都需要考虑、每个条件都需要满足,耗时长、手续较为繁琐。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公证机关经依法审查确认当事人提出公证申请符合条件的,自受理公证申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
今年70岁的李会玉,丈夫去世后就离开鸡西市到外地与儿女共同生活。前不久老家房屋动迁需要办理房产继承,她希望能在假期完成公证,不影响女儿工作。可是了解到相关法律规定后,母女俩犯了难。
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节前监督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本着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宗旨,专事专办,积极与户政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提前调取原始证明影像资料比对,仅用时3天便完成了受理、审查、调查核实的流程。当老人家手拿原始材料出现在受理窗口后,审批、出证环节顺利完成,拿到公证书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公证服务作为服务民生的基础法律服务,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办证方式传统、信息数据共享程度低等原因,导致核实工作进度缓慢,办证效率一直很难突破,难以满足办事群众的特殊需求。
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促进完善发展,深入了解公证业务开展情况和遇到的特殊情况,督促相关部门认真梳理为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出精简证明材料、拓宽调查核实渠道、健全内外一体化联动机制等利企便民服务措施,有效解决公证办理“难、慢、繁”问题。目前,市公证处已针对年老体弱以及外地群众开通视频办证服务,通过官方公众号列出申请材料清单,申请人可一次性带齐材料,当场受理、当场出证,将15个工作日出具公证书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极大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市纪委监委还采取走访沟通、会商研判等方式,推动公证处协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税务、公积金等部门着手建立公证信息数据联动和互通共享机制,“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依托“数字赋能”推进不动产、公积金继承公证等一站式办结服务,办事群众只需在公证机构一次性提交材料,就能走完不动产继承、公积余额继承等全部流程,从源头上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