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精准靶向监督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审批速度快了,惠企政策落实了,亲清政商关系拉近党政机关与企业距离,在鸡西投资建企信心更足了。”民营企业切实感受到我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善向好的变化。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半年讲评会议精神,以靠前监督解决发展问题、深入治理营造发展氛围,坚决向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亮剑”,向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行为“开刀”。
近期,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监督问责组采取“专项督查+实地检查+随机抽查”方式,深入市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开展“体验式”监督,近距离“扫描”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作风问题和服务态度,了解全市营商环境状况、市场主体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同时,对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责任单位开展专项监督,重点查找滥用职权违规审批、公权私用、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等问题,坚决杜绝摆“官僚”之姿、兴“亲疏”之风、行“勒卡”之事等腐败和作风顽疾,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9个,下发通报2期。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采取大数据监督和开门办案“双轮驱动”,检举举报平台、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与媒体关注多项互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共同推动、“室组地”三级联动等方式,坚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一方面从全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选定10家单位作为市级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营商环境监督员30人,组织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实地走访101家民营企业,“零距离”掌握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情况,查纠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定期深入三县(市)六区及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走访调研影响营商环境发展症结,对涉及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优先处置、限时办结,形成边调研、边查找、边整改、边提升全新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破坏优化营商环境问题61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7人,发布典型案例8起,释放“严惩处”强烈信号,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振兴发展。